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动态新闻
学者研讨: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 如何应对?

发布日期:2024-07-24访问次数: 字号:[ ]

2024-07-23 00:26:19    来源:中评网

会议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宣恩7月23日电(记者 海涵)“台海新观察”第九次会议于7月22日在湖北恩施州宣恩县举行,此次会议由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两岸统合学会协办,主题为“两岸关系:变局与塑造”。与会学者在会上就当前两岸关系变化予以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应变之策。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周志怀(中评社 海涵摄)

  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周志怀在发言中围绕“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一论述分享观点。“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两岸关系“通关密语”?周志怀并不认同这一看法。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北京会见马英九时的讲话应该包括三层意思——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将这三句话放在一起理解。“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不是要取代“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周志怀还表示,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即两岸从共议统一向大陆单方面建构台湾问题解决机制过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个前提,一是不放弃和平统一,二是继续争取共议统一。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中评社 海涵摄)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教授巫永平表示,台湾问题在法律上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怎么解决与何时解决都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没有关系。但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国际地缘经济上,台湾问题又不是一个单纯的中国内政问题,外部环境会影响两岸关系,台湾问题的解决也会产生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影响与后果。这种双向影响在急剧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越来越明显。如何认识新形势和把握新形势,在新的国际大局下掌握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巫永平说,台海新局面不可避免要求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研究和探讨处理台湾问题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做到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与处理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并重,在驾驭两个大局中不断提高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郑剑(中评社 海涵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郑剑表示,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宣誓就职,台海局势如众所预期一样进一步恶化。与蔡英文执政时期相比,赖清德执政时期两岸之间由中强度对抗为主上升到高强度对抗主导,由灰色地带对抗向深灰色地带对抗转移,也就是更接近军事冲突与战争的方向转移。台海态势整体进入强风险期,烈度高于蔡英文执政时期的高风险。

  郑剑指出,大陆方面推进国家统一进程,困难中有抓手,危局中有机遇,变动中有利基,事在人为。他认为,两岸统一要么是“台独”分裂势力和美国为首国际干涉势力联手铤而走险,触犯《反分裂国家法》,大陆方面断然出手武力解决的结果;要么是中(大陆)美台三方关系发生有利于两岸统一于中国大陆的结构性变化,美国被迫弃台,台湾当局走投无路的结果。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中评社 海涵摄)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表示,塑造两岸关系发展新格局和台海局势新形态,可以由台海两岸共同塑造,也可以由掌握主动权主导权的一方主动塑造。而这一塑造过程都是在两岸关系大趋势下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两岸关系新格局的塑造早已开始,两岸关系新格局和台海局势新形态,是在我们应对机遇和挑战中逐渐形成的。而且这个格局的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建构过程。

  李振广指出,两岸关系新格局的塑造及台海局势新格局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然,这个过程考验我们的战略定力、战略耐心,也检验我们的智慧与能力。在扑面而来的挑战中,只要我们善于应对,因势利导、积极塑局,一个有利于台海和平稳定,有利于国家完全统一的两岸关系新格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熊晓煜(中评社 海涵摄)

  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熊晓煜谈及两高三部《意见》出台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展望。她表示,《意见》对“台独”话语将起到一定程度的震慑作用。统一是必然,民族复兴也是必然。在这个过程中,被台独极端分子操弄的台独叙事为统一制造了麻烦、障碍、推高了统一成本。所有这些成本最后都需要被消化、被承担,而文化交往是最终消化这些障碍的路径。

  熊晓煜提出,期待两岸文化交往交流的持续深入,要更加重视两岸民间文化交往交流活动的开展,在两岸文化交往中要保持耐心和定力。


“台海新观察”第九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两岸统合学会协办,主题为“两岸关系:变局与塑造”,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厦门、武汉等地的二十余位台湾问题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